久久精品官方网视频|日韩放荡少妇无码视频|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无码Av蜜臀浪潮|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无码|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老年人|久久精品一品二品三品无码免费

您的位置: 濟源人 > 基層一線 > 鎮(zhèn)辦新聞 > 王屋 > 正文

【大中原新鄉(xiāng)賢】王屋山上一“愚果”

2017-11-09 00:00:00文章來源:河南日報農村版責任編輯:

  

  盧躍庭和他收獲的韓彥紅果

  關鍵詞 新鄉(xiāng)賢盧躍庭 退而不休 紅果事業(yè) 忠、孝

  東莊、北坡、上嶺、前溝、后溝、路東、路西!

  一看這7個自然村的名字,就知道這里沒有沃野、不是平原。就是這7個自然村或者叫居民組,組成了一個1330口人的韓彥行政村。

  韓彥村位于濟源市西部山區(qū)的下冶鎮(zhèn),從濟源到韓彥村,要在高速路上跑四五十公里。

  “盡管天氣不好,國慶節(jié)前后到俺韓彥村來的人還是不少的,就是全村1600多畝成熟了的紅果吸引了他們?!北R躍庭說。

  1949年出生在韓彥村路西居民組的盧躍庭,曾經在村里當過多年的干部,1986年才離開韓彥村,之后在下冶鎮(zhèn)副鎮(zhèn)長的位置上退休。

  幾十年來,不管盧躍庭在不在韓彥村,他都操心韓彥村的事,村里誰家有事了,也都會在第一時間通知他。

  “1985年我領大家在村里種了第一批紅果樹,共480畝,現(xiàn)在韓彥村已經有了1600畝紅果了?!北R躍庭說。

  紅果就是山楂,有好多個品種,韓彥村的紅果還有一個商品名:愚果。

  這里有著名的愚公移山的傳說。

  中共韓彥特支、西山槍局,韓彥窯洞里的“鐵匠鋪”,造出了一支支的“漢陽造”步槍,這些槍都送到戰(zhàn)場上打鬼子了

  韓彥村路東村民組所在地的下溝里,有三孔窯洞。

  “這三孔窯洞,就是當年中共濟源縣委在豫晉邊界設的兵工廠,當時叫造槍局,主要仿制漢陽造步槍?!北R躍庭說,當時造槍局的負責人就是中共韓彥特支的黨支部書記、韓彥村人吳振。

  吳振出生在韓彥的一個貧窮農家。1922年,年僅18歲的吳振只身外出,摸到鄭州加入了國民革命軍,1924年被選派到漢陽兵工廠當上了造槍工人并擔任試槍員。

  “從濟源的黨史資料上看,吳振是在1927年國共分裂后戰(zhàn)斗負傷回到家鄉(xiāng)從事地下革命斗爭的。”盧躍庭說,1930年前后,王屋山第一個黨組織韓彥特支建立,當時吳振的職務是組織委員。

  從韓彥特支到西山槍局,以韓彥為中心,那個特殊的年代,韓彥周圍建農協(xié)、分田地、造槍炮,這里既是紅色根據地,又是槍桿子制造基地,韓彥干革命、跟著共產黨走的人也很多。

  “盡管韓彥是個紅色老區(qū),很多老革命、烈士的后人都在,近些年來,由于一味抓經濟、向錢看,這些革命老前輩都沒得到應有的重視,說忘到后腦勺了也不過分。”

  盧躍庭盡管沒有趕上轟轟烈烈的大革命時代,但他對共產黨、毛主席感情很深。

  “我家是從外地遷到韓彥的窮人家,沒有共產黨、沒有新中國就沒有我家后來的人丁興旺和幸福生活?!北R躍庭說,他在工作之便和業(yè)余時間里,跑了很多地方,找了不少上年紀的人去打聽,也找了很多烈士的后代,他還多次到造槍局的窯洞里去尋找實物、痕跡,他甚至想復原當時造槍的場景。

  “材料搜集得差不多以后,我就和上級有關部門聯(lián)系,決定在韓彥村的路邊上為當年拋頭顱灑熱血的烈士建一個紀念亭?!北R躍庭很高興,現(xiàn)在紀念亭建好了,烈士的名字和事跡都刻在石碑上,并且這個紀念亭還成了愛國教育基地。

  “現(xiàn)在清明節(jié)或者其他的節(jié)日,來韓彥的上級領導或者中小學生,都要到紀念亭來,每年我都要給他們講解幾十場,講革命的艱苦卓絕和烈士們的不屈不撓,每講一次,我自己都受一次教育,來參觀的人也都會被感動?!?/p>

  盧躍庭認為,他們韓彥的傳統(tǒng)教育是很有說服力的。原因就是因為與現(xiàn)實的距離很近。像石碑上刻著的烈士的名字,這些烈士的后人還有不少生活在村子里,他們聽到的就是自己爺爺奶奶的真事,那些從外邊來接受教育的人,還能隨時和烈士的后代對話。

  盧躍庭說,建這個紀念亭,他自己拿了不少錢,不過他很樂意。現(xiàn)在他不經常在韓彥住了,但每次回韓彥都要到紀念亭這邊來,把這里的落葉撿干凈、把石碑擦一擦。

  1985年,一斤白面是兩毛七分錢。作為村黨支部書記,為了紅果,盧躍庭賣了村集體面粉廠的2萬斤面粉,給村子里修了路、架了橋

  韓彥村地盤很大、耕地不多。

  “從1967年開始,我就陸陸續(xù)續(xù)在村里當生產隊長、在鄉(xiāng)農技站工作,也在鄉(xiāng)機械廠抓過供銷,1994年回村當上經聯(lián)社主任后,抓經濟,在村里建了面粉廠、給村民通了自來水?!北R躍庭抓供銷,天南地北跑的地方多了,回村后,他就覺得整個韓彥村沒有個“出路”是不行的。

  1985年,盧躍庭當上了韓彥村黨支部書記,根據當?shù)氐牡刭|條件,他跑山東、去開封、到鄭州,決定在當?shù)匕l(fā)展紅果種植。

  “當時很多人想不通,覺得山楂這東西,吃幾個可以,弄一大堆將來賣給誰?”盧躍庭說,他當時找到幾個有眼光的人,把苗子買回來了,好說歹說,鄉(xiāng)親們種了480畝。

  韓彥村東莊居民組56歲的戴志永就是第一批種紅果的人。

  戴志永說:果農是最忙的,一年忙300天,大年初一喝了餃子就要去地里剪樹了。

  戴志永現(xiàn)在有10畝紅果,10月16日,他冒雨卸了一棵紅果樹,一棵樹上卸了200斤紅果,一斤差不多能賣一塊錢左右,一畝地60棵樹,光紅果的收入就上萬了。

  “像戴志永這樣的情況在韓彥不是很普遍,不過起碼比種糧食收益要高許多?!北R躍庭說。

  “當時紅果樹種下以后,我就考慮修路的問題了。從大路到村里有兩公里的樣子吧,如果還是泥巴路,當時后紅果非壞到樹上不可?!北R躍庭說,但是錢呢?肯定沒有錢的。盧躍庭當時和村里其他的干部商量了一下,大家都覺得這條路非修不可,也算是百年大計吧。最后盧躍庭做主,把村里面粉廠的白面賣了2萬多斤,用賣面粉得到的600塊錢買來了材料,村民們集體出工,修了路、架了橋,徹底改變了韓彥村的出行條件。

  戴志永說:“現(xiàn)在進村過的那個橋就是當年我們修的,一到秋季大車小車來拉紅果了,村里好多人都還念盧書記的好,說他有眼光呢!”

  盧躍庭嘆了一口氣,說:“其實想起這個事我都有愧。后來村里的面粉廠承包給個人了,這2萬多斤白面咋走賬、抹平了沒我還真沒去問過。不過好在這些錢我都用在公事上了,也沒人來找我討賬!”

  現(xiàn)在韓彥的紅果有五棱、歪把、大金星等多個品種,村里也有了電商,銷售情況也還可以。

  “韓彥村本來就千把畝地,為啥能有1600畝紅果呢?都是鄉(xiāng)親們在地頭荒坡上種的。除了濟源、洛陽、焦作、鄭州的銷售市場外,山東、東北也都有韓彥的紅果銷售?!北R躍庭說,河南唯一能走向市場、做商品紅果銷售的,只有韓彥村這1600多畝。

  “愚果”是怎么回事?

  知情人說,這是前幾年濟源某廠家給韓彥的紅果起的商品名。

  “有一天我正在家里搟面條,來人了,還是一個表親戚,看見我就問:你家的包文正呢?真把我給氣死了!”張克榮說

  盧躍庭的妻子叫張克榮,是濟源農信社的一名退休職工,除了冬季會到濟源市里住上一陣子外,大多時候都在韓彥村。

  “你們不知道俺家的事,老盧退休了也不閑著,整天管閑事、惹人,人家找到家里來,我就得一個一個哄人家?!睆埧藰s說。

  盧躍庭還在村里當干部的時候,張克榮的一個表親和鄰居因為爭地頭上的一棵樹翻臉了,村里人都知道一方是盧躍庭的表親,覺得講不出啥理。

  “我這人辦事喜歡把啥都放到桌面上。當時聽了親戚的訴說后,我沒表態(tài),就組織開了個群眾會,讓一些知根知底的老年人擺事實,結果我的親戚輸了,那棵樹判給了另外一家。我的親戚當然不高興了,說是向著外人了,還說以后不來往了?!边@事盧躍庭記得很清楚。

  張克榮說:“真是很久沒有往來,我也生氣,平白無故地欺負左鄰右舍,這是啥本事,不往來也不可惜。過了半年吧,有一天我正在家里搟面條,這個親戚來我家了,看見我就說你家的包文正呢?我來找他斷案呢,真把我氣死了!”

  韓彥村有個習俗,只要誰家的老人不在了,家家都要來幫忙?!斑@么多年了,只要村子里有事,基本上我都是第一個接到電話的?!北R躍庭得到了消息,無論如何都要趕回來,很多時候他還要當總管、當先生。

  還不單單是這個。

  2017年4月,路東村民組的老張家蓋房子,承包給了小張,路西村民組的趙擁軍跟著小張干活,結果從架子上掉下來了,橈骨粉碎性骨折,出事了。

  趙擁軍的妻子盧小霞說:“當時把擁軍送到醫(yī)院治療,包工頭拿了點錢,之后就沒人管了,我就給俺老支書盧躍庭打了個電話?!?/p>

  “當初承包蓋這個房子的時候,房主與包工頭簽了個協(xié)議,路東村民組長張世連是中人,說出事了房主無責。”盧躍庭說,“其實房主雇沒有建筑資質的人蓋房子本身就是不對的,法律規(guī)定簽的協(xié)議也是無效的,但房主覺得有個協(xié)議,不想出錢。”

  這樣的事盧躍庭說啥都不會讓他們去對簿公堂打官司。“鄉(xiāng)親鄰居,打官司傷和氣不說,結果是出錢的不少出,得錢的不多得,翻臉結仇,還給法院找麻煩?!?/p>

  怎么弄?背對背做工作,面對面定盤子。

  盧躍庭說:“為了把這事說下架,我前前后后開車跑了七趟,最后三方和和氣氣地把事解決了?!?/p>

  盧躍庭問盧小霞:“我沒喝你家一口水吧?”

  盧小霞說:“我這就回家給你送一籃子紅果來,開胃,上膘!”

  張克榮說:“俺可不要,俺卸的紅果還在屋子里放著呢!”

  張世連說:這么多年了,不管是本村的事,還是韓彥村民在外面有事,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老書記盧躍庭,再難纏的事,經他一說都能下架,還沒后遺癥。

  盧躍庭有個計劃,他要把崔家媳婦趙桂香用自己胳臂上的肉給公公包餃子吃的“大孝”做法挖掘出來,把光緒皇帝賜的御碑復制樹在路邊

  韓彥村前溝居民組住著崔家。

  67歲的崔宗平說,清朝的時候,他們的祖上娶了臨近前洼村趙家之女趙桂香為妻。說話這趙桂香在娘家是孝女、到婆家是孝媳。

  趙桂香嫁到崔家后,孝順在當?shù)厥浅隽嗣?,啥事只要長輩說出來,她就不折不扣地去做。

  后來,趙桂香的公公得了不治之癥,臥床不起、脾氣暴躁,趙桂香一點都不嫌棄,依舊無微不至地伺候著。

  有一天,趙桂香到公共床前輕聲問:爹,你想吃點啥?公公沒好氣地說:我想吃你的肉!

  趙桂香到灶火后,找到布條束住了左上臂的上側,然后用嘴巴在自己的肱二頭肌位置上咬掉了一塊肉,給公公包了六個餃子讓他吃。

  “也許是趙桂香的孝行感動了天地吧,吃了這六個餃子后,我們崔家的老先人居然又活了六七年?!贝拮谄秸f。

  后來這個事傳到了光緒皇帝那里,光緒皇帝賜了一塊石碑,表彰趙桂香。

  “現(xiàn)在這塊石碑還豎在崔家的祖墳里呢!”盧躍庭說,“整天都在說孝道,什么二十四孝啊,距離我們真是太遠了,怎么也比不上這個孝順的故事有說服力吧!”

  盧躍庭想通過這個真事來教育人。他先找到崔家說了自己的想法,崔家自然很樂意;他又跑到前洼找到趙家,趙家也覺得是個光彩的事情。

  雙方都拜托盧躍庭,希望他把這事辦好。

  盧躍庭拿出自己的照相機:我已經去了偃師好幾趟了,基本定了紀念亭的樣子,下一步我要把這通孝賢碑的碑文拓下來給人家送去,讓人家復制一通碑,盡快把這個紀念亭建起來。

  建這個紀念亭的錢誰出呢?

  “當時和崔家崔氏理事會商量這事的時候,人家主動愿意集一部分。后來我核算了一下,肯定不夠,我就給他們說能集多少是多少,不足我部分我來出?!北R躍庭說。

  盧躍庭說,他每月有4000多塊錢的退休金,張克榮有2000多,他的孩子們都不花他們的錢,拿出一點錢來做這樣的善事還是沒有問題的。

  69歲的王濟祥老人沒事了喜歡找盧躍庭“噴噴”,他說:盧躍庭一輩子辦的都是正事,一邊是忠,一邊是孝,具體到他自己,倆字:舍得!

  韓彥村的紅果叫“愚果”,盧躍庭也有點傻傻的,就像王屋山的愚公一樣。

  下冶鎮(zhèn)一位和盧躍庭共事多年的老同志說:盧躍庭和韓彥村都已經修成正果了。(記者 宋朝成 睿智文/圖)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