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官方网视频|日韩放荡少妇无码视频|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无码Av蜜臀浪潮|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无码|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老年人|久久精品一品二品三品无码免费

您的位置: @濟源人 > 社會民生 > 正文

【穩(wěn)定脫貧看濟源——郝山村的故事】郝山好光景

2020-07-28 11:23:39來源:濟源網(wǎng)-濟源日報責任編輯:克盈盈

好風光 (原震宇 攝)

大收獲 (原震宇 攝 )

  夏日的晨曦灑在新修的山間公路上,百余只山羊迎著朝陽向我們走來,羊鈴聲清脆悅耳。60歲的張奇豐跟在羊群后面,手里的長鞭幾次高高舉起,又輕輕落下,專門“嚇唬”掉了隊的小羊羔。

  在外人看來,這不過是一群普通的山羊。但在“羊倌”張奇豐眼中,這群山羊是致富的“法寶”,讓他真把鞭子打下去,難。

  “大的有五六歲,小的有一兩個月?!闭f起羊,看似木訥的張奇豐打開了話匣子。

  那是2014年,張奇豐一家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了摘掉貧困帽,張奇豐費盡了心思。后來,在駐村第一書記和村兩委干部的支持下,他決定養(yǎng)羊,并從家里不多的積蓄中拿出近萬元買下了七八只小羊羔。

  從此,小羊羔成了他的“寶貝”。哪兒的草旺,哪兒的水清,他就把羊群往哪兒趕。這不,慢慢地,“散羊”發(fā)展成了羊群。冬季一賣,老張的銀行卡上能多出四五萬元。

  與此同時,張奇豐家的七八畝地也沒閑著,發(fā)展白菜、甘藍等蔬菜制種,一年下來,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人勤地不懶,這話真不假。”張奇豐感慨地說。2015年,張奇豐一家就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聽說記者來采訪,郝山村赫赫有名的“黃金搭檔”也趕了過來。

  “黃金搭檔”二人組,是村里人對駐村第一書記王友世和村黨支部書記周素玲的稱呼,可見兩人工作上的默契。

  2012年,王友世來到郝山村成為一名駐村幫扶工作隊隊員,2015年轉(zhuǎn)任駐村第一書記。8年來,王友世將全部精力投入到讓老百姓脫貧致富的事業(yè)上來。為此,妻子給他寫了一首打油詩:“周一離家周日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兒子相見不相識,笑問黑蛋你是誰?!?/p>

  周素玲是坡頭鎮(zhèn)唯一的女黨支部書記,今年已是任職的第11個年頭。她始終忘不了2012年全市召開農(nóng)村經(jīng)濟工作會議的那一幕。會上,郝山村被通報村民平均收入全市排名第523名,倒數(shù)第3。聽罷,周素玲臉頰發(fā)燙,把頭埋得很低……

  回去后,熟悉周素玲的人發(fā)現(xiàn)她“變”了:想法變得更實際,方法變得更多樣,執(zhí)行變得更果決。

  在王友世、周素玲的帶頭下,在其他村干部的大力支持、全力配合下,在村民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下,郝山村舉全村之力招商引資,發(fā)展產(chǎn)業(yè),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策劃實施“郝山印象”鄉(xiāng)村旅游項目,累計招商引資1000萬元,新建窯洞賓館,修建環(huán)水庫公路,在路邊種植風景樹,連續(xù)兩年承辦全市全民健身活動月和環(huán)水庫騎行活動,成為濟源及周邊城市游客短途游的好去處;

  開辦石磨面加工廠,在春節(jié)前銷售旺季安排村干部輪流加班加點生產(chǎn)石磨面,銷售額6萬余元,突破了村集體經(jīng)濟收入為零的狀況;

  發(fā)展蔬菜制種基地400余畝,年收入200余萬元,采用“合作社+公司+基地”經(jīng)營模式,形成集產(chǎn)、供、銷于一體的產(chǎn)業(yè)鏈,成為坡頭鎮(zhèn)蔬菜制種專業(yè)村之一;

  爭取資金200余萬元,修建硬化道路4條,總長度10余公里;

  爭取資金36萬元,建設郝山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和衛(wèi)生所,使黨員活動有了固定的陣地和場所,解決了村民看病難的問題;

  爭取水利資金80余萬元,修建380米深水井,并配套建設蓄水池和管網(wǎng),讓群眾喝上了干凈的地下水;

  申請100萬元財政扶持資金,與陽光兔業(yè)簽訂8年協(xié)議,8年后100萬元本金返回村里;

  ……

  到2019年,郝山村10戶貧困戶全部脫貧。

  如今的郝山村,正在迎來真正的蛻變?!暗缆穼挕⒕吧?、空氣好,說句時髦的話,叫‘幸福感爆棚’?!?2歲的村民翟加定早些年隨子女在市區(qū)居住,現(xiàn)在,子女再也“請不動”他了。

  “這好光景,以前真是做夢也想不到啊!”老爺子笑呵呵地說。

  郝山村村南,有5棵樹齡在300年以上的皂角樹,被村民稱之為“五世同堂”。5棵古樹相互依偎,歷經(jīng)風雨,共同成長。如今的郝山村,干部群眾眾志成城、團結(jié)一心,共筑中國夢、描繪新農(nóng)村,就如那相互依偎的古樹一般,共同描繪著美好生活的新畫卷。(記者 李楠)

  記者手記

  第一次來到郝山村就有“不想走了”的沖動。

  記者一行邊走邊看,邊看邊贊嘆。如果不是知曉了郝山村貧困落魄的歷史,任誰也想不到,短短幾年光景,郝山村就實現(xiàn)了如此華麗的轉(zhuǎn)變。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边@是以王友世和周素玲為首的村干部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因地制宜搞制種、美麗鄉(xiāng)村辦旅游……全村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了“金山銀山”。

  未來的郝山村,更令人期待。

  村莊檔案

  郝山村位于坡頭鎮(zhèn)北部、小浪底專用線西側(cè),屬于典型的丘陵山區(qū)。全村轄7個居民組,138戶561口人,曾是坡頭鎮(zhèn)5個重點貧困村之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0戶25人,如今已全部脫貧。

  近年來,郝山村充分利用自身的生態(tài)、文化資源優(yōu)勢,得天獨厚的區(qū)位優(yōu)勢和便利的交通條件,引進濟源市拓森生態(tài)農(nóng)林發(fā)展有限公司,全力打造“郝山印象”鄉(xiāng)村旅游項目。

  2018年,郝山村不斷加快鄉(xiāng)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投資460余萬元,新修、改造道路3250米,安裝LED節(jié)能路燈43盞,修建2A級旅游公廁1座、3A級旅游公廁1座、垃圾中轉(zhuǎn)站1座、垃圾存放點4個,建設1300平方米文體廣場1個,全力構建集山水畫卷、田園風光、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等于一體的鄉(xiāng)村旅游風景線。郝山村先后獲得省級衛(wèi)生村、省特色旅游先進村等榮譽稱號。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