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城融合 圓夢小康】愛心粥志愿服務團隊成員李宣莊 一碗愛心粥,傳遞愛的味道
關注濟源網(wǎng)微信
李宣莊擦拭愛心粥就餐人員標識牌
在大家眼中,李宣莊是位“熱心老大哥”。
今年65歲的李宣莊,雖然退休在家多年,但是熱愛公益的他從來沒閑過。平日里,只要大家組織公益活動,他都會積極報名參加。而他與愛心人士一起創(chuàng)辦的愛心粥屋,更成為濟源草根公益的代名詞之一。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自2015年創(chuàng)辦愛心粥屋以來,已經(jīng)有十余萬人次的環(huán)衛(wèi)工、殘疾人、空巢老人、流浪人員等弱勢群體吃上免費的愛心粥,享受到眾多志愿者帶來的溫暖。
愛心粥屋,因愛而生
他們希望用熱粥傳遞溫暖
愛心粥屋位于北海大道,在一眾商鋪當中,略顯得有些特殊。來愛心粥屋吃飯的顧客,都不需要掏錢。
9月27日上午8時許,當記者來到愛心粥屋時,身著紅色志愿者馬甲的李宣莊與志愿者們還在忙碌。只見大家分工有序,有的人挽起袖子拿著刷子洗碗刷鍋,有的人拿著本跟筆記錄早上就餐的情況,還有的人拿起掃帚拖把在打掃屋子里的衛(wèi)生。
趁著大家休息的間隙,李宣莊對記者說“現(xiàn)在愛心粥屋已經(jīng)走上了正軌,有了一條適合在濟源發(fā)展的道路。想當初,我們都是摸著石頭過河?!?/p>
據(jù)李宣莊介紹,近幾年,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像愛心粥屋這類的公益組織越來越多,在全國很多城市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2015年濟源愛心粥屋創(chuàng)立時,這類公益組織并不多,沒有可供他們參考的對象。
由于長時間接觸公益,李宣莊與幾位志同道合的志愿者組成了一個志愿服務團隊,平日里有啥公益活動,大家都會積極參加。在2015年上半年,團隊里的一名志愿者王勇剛給大家介紹了愛心粥屋這個公益活動?!巴跤聞偸?0后,在我們團隊里屬于年輕人。當時王勇剛在鄭州出差,看到了這個項目發(fā)展得還不錯。就有了引進濟源的想法”李宣莊介紹,剛開始的時候,他們對于這個愛心粥屋的認識并不深,不收費不盈利,那這個愛心粥屋能長久的運營下去嗎?這是當時大家心中最大的疑問。
可在了解過后,大家都覺得這個愛心粥屋非常好,能夠為環(huán)衛(wèi)工人、孤寡老人、農民工及低收入群體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于是大家一拍板,決定創(chuàng)辦濟源愛心粥屋。
愛心粥屋,載愛前行
越來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其中
說干就干,在王勇剛的帶領下,志愿服務團隊便開始著手籌備愛心粥屋的種種事宜,租房子、裝修、購置廚房設備、招募愛心志愿者……在大家的努力下,2015年年中,愛心粥屋順利開張。
回憶起初創(chuàng)愛心粥屋時的點滴,李宣莊笑了笑對記者說“剛開始,大家都沒聽說過這個項目,隨著我們工作進度一點點地推進,信任、了解我們的人越來越多?!庇胁簧僦驹刚咧鲃訁⑴c進來,除幫忙裝修外,還報名做服務員。
讓李宣莊等人意外的是,滿載著大家希望的愛心粥屋正式開業(yè)后,就餐人數(shù)非常火爆,每天有四五十人進店就餐。當時進店就餐的人問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這粥和饅頭真的免費嗎?”面對著大家的疑問,李宣莊與志愿者們總是耐心地向大家一一解釋。
記者了解到,環(huán)衛(wèi)工人每天早上上班的時間很早,為了能夠讓他們吃上一口熱乎飯,愛心粥屋的志愿者們每天早上五點左右會來到粥屋,準備當天早上的早餐。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愛心粥屋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讓李宣莊等人感動的是,已經(jīng)有越來越多的市民、志愿者加入到愛心粥屋團隊中?!安还苁菬嵝氖忻瘢€是志愿者們,對于愛心粥屋,都是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崩钚f告訴記者,愛心粥屋每天都會有近十名左右的志愿者幫忙,高峰期時,這些志愿者要接待百余人就餐,雖然辛苦,可大家的熱情都非常高。并且,這些志愿者沒有工資。
除了志愿者們,市民參與的方式也多種多樣,有的通過微信將愛心款轉給李宣莊等人,有的帶領一家人來到粥屋幫忙,還有的專門拉著米和面送到粥屋。對于大家的愛心舉動,志愿服務團隊定了不少規(guī)矩?!懊刻炀筒腿藬?shù),早餐量、志愿者人數(shù)我們都會在微信朋友圈和愛心粥屋內的小黑板進行公示,賬目都讓大家一目了然?!崩钚f說,制度化管理運營并不僅僅只是財務方面的管理,包括愛心粥就餐規(guī)定、志愿者服務工作職責、衛(wèi)生制度等。
愛心粥屋,因愛而廣
小小粥屋傳遞大愛的力量
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自愛心粥屋創(chuàng)辦以來,李宣莊所在的愛心粥屋志愿服務團隊的成員越來越多。
對于志愿者們來說,愛心粥屋不僅僅是志愿服務的一個窗口,更是傳遞愛的力量的一個平臺。通過這個平臺,愛心粥屋志愿服務團隊還能力所能及地做其他公益活動。
“這幾年,我們組織了很多次大型公益活動。在2017年1月,我們志愿服務團隊舉辦了為山區(qū)學校送圖書、看望貧困小學生、關愛留守兒童活動。”李宣莊介紹,像一些小型的公益活動平日里就沒斷過。每年冬天,志愿者們都會到山區(qū)的學校為孩子們包愛心餃子。
愛心助學活動、幫扶困境家庭活動……現(xiàn)如今,一碗小小的愛心粥已經(jīng)凝聚出了更大的愛心,而志愿者們用自己日復一日的付出與努力將這份愛心傳遞,讓更多人感受到愛的力量?!白鳛橐幻胀ǖ闹驹刚?,我會不斷加強自身的素質,讓愛心粥屋在濟源生根發(fā)芽,讓這份志愿服務的力量傳遞下去?!崩钚f表示。(記者 王峰 見習記者 王子君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