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官方网视频|日韩放荡少妇无码视频|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无码Av蜜臀浪潮|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无码|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老年人|久久精品一品二品三品无码免费

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正文

土饃

2024-03-14 09:19來源:濟源網-濟源日報責任編輯:趙紅媚

遠離故土,總會悄悄帶上一包鄉(xiāng)土。如果水土不服,就用當?shù)氐乃蠹亦l(xiāng)的土,澄清后,像喝湯藥一樣,把清甜的土水喝下去。于是,初入異鄉(xiāng)時的腹瀉、嘔吐等癥狀全無。其實,在世界各地,吃土自古就有,并非中國人的專利。北美和非洲的一些土著,至今仍選取細土,制成土餅來吃。

  把吃和土聯(lián)系在一起,是需要智慧的?!侗静萁浭琛分姓f,這土,“入藥治瀉痢冷熱赤白,腹中熱毒絞結痛者,取其味甘而氣和,能安和脾胃,止下血及解百毒也”。漂泊在外,異鄉(xiāng)水土和飲食的變化,打破了腸道菌群的生態(tài)平衡,胃腸功能就會紊亂,常常水土不服。飲了家鄉(xiāng)的土水,可以自我修復機體,以適應新的環(huán)境,自然就會“服了水土”。

  做土饃,選土首選白土,中國人奉為觀音土?!侗静菝绍酢酚涊d,“陳壁土制,竊真氣驟補中焦”。選土,挑選有白土的土崖,要取山壁高處或半山腰處的,陳年壁土,呈灰白色,直壁之上、無雨水侵蝕、無草木生長、無蟲蟻噬咬者為佳。選好土崖,刨去表皮,采集內里干凈的白土塊,碾碎,篩取細面留用。

  鄉(xiāng)親對觀音土是極有感情的。過去,生產力落后,加上戰(zhàn)亂襲擾,許多人靠天吃飯。一遇到天災,顆粒無收,糊飽肚子就成了問題。只能選用精細的土面,簡單加工,囫圇吞下,算是澆滅了腹內的饑火。這土,遍地都有,隨取隨用,好似救災救難的菩薩,故名觀音土。只是,吃觀音土噎得慌,只有服下大量的水,才能送入腸胃,于是就形成了泥巴,梗塞腸胃,常常腹脹身亡。

  即便如此,也不減弱人們對這厚土的熱愛。過去缺醫(yī)少藥,這觀音土富含礦物營養(yǎng),包治“百”病。第一、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曾出現(xiàn)感染霍亂弧菌等引發(fā)的腹瀉,弄得指揮官搔頭撓耳,不知所措。法國科學家雅克.德.拉帕倫用十多種黏土實驗發(fā)現(xiàn):蒙脫石具有膠體分散性,到了腸道,不會成團,分散開來;失去水分的蒙脫石,會重新吸附水分和其他分子,以止瀉和解毒;達到一百至二百攝氏度時,蒙脫石逐漸失去水分;進入腸道,不會被吸收,最終會排出體外。這些觀點,竟與《本草經疏》有異曲同工之意。腹瀉引火的蒙脫石散,竟出自幾千年前吃土的習俗!

  民間用土的智慧不可估量。河南省濟源市有味小吃叫“土炒饃”,據(jù)說源自愚公移山的故事。濟源背靠王屋、太行兩山,是“四瀆”之一的濟水發(fā)源地。傳說愚公挖山時,率子孫三人荷擔,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路途遙遠,妻子擔心他們水土不服,做好“土炒饃”,讓愚公攜帶,既能擋饑、防病,又便于攜帶。王屋山上的白土,細膩光滑。以此土烘焙,精心炒制而成:面粉發(fā)酵,加入食鹽、雞蛋、芝麻、花椒葉,揉成面團,搓成指頭粗的條狀,切成花生大小的面塊。土面入鍋,加熱,“噗噗”冒熱氣時,撒入面塊,細心翻動,三五分鐘而成。笊籬撈出土饃,篩去浮灰,即可食用。高鐵、高鈣、高鋅、高鉀的土饃,征服了許多人的胃。

  山西省垣曲縣,是舜帝的故里,也有藏匿在熱土里的美食,名曰“炒琪”,也叫面豆、琪子豆、土饃、炒指等。琪為玉中精品,古人常以琪借代美好,以喻珍異新奇之物。孩童時代,總以口袋里的幾顆琪子豆為榮,炫耀地拍拍,豆子碰撞作響,常引來小伙伴羨慕的眼光。咬一顆,花椒的清香,面粉的糊香,伴著淡淡的土香,私下暗暗為他們咽下口水而開心。別的食物制作,或水煮,或油煎,或鐵鏊烙,或炭火烤,或石子燙,這味美食,只用高溫消殺過的土,很干凈,不帶任何病菌。這炒物之土,算是天賜之福!

  濟源的水土是有靈性的。據(jù)說,有味伏龍肝,卻是多年用當?shù)夭癫菅瑹Y成的灶心土,具有溫中止血、止嘔止瀉等功能;百草霜也是一味中藥,中醫(yī)用來治療出血性疾病,止血潤燥和營,卻是農家柴火野草造飯時黏附在鍋底的黑色粉末,老鄉(xiāng)稱為“鍋底灰”。王屋山高聳峻拔,濟瀆水源遠流長,這方沃土滋養(yǎng)下的文明,醞釀了除災祛病故鄉(xiāng)之湯,滌蕩異鄉(xiāng)奔波的苦楚。直到今天,民間依然沿用伏龍肝和百草霜兩味土藥,來輔助治病。

  我見過《上陽臺帖》,那是李白唯一存世的書法真跡。公元744年,他與杜甫、高適北渡黃河,到濟源的王屋山陽臺觀尋訪朋友司馬承禎。這承禎,自幼篤學好道,經法、符篆成就頗深,深得武則天女帝贊賞。唐玄宗時,奉命建造陽臺觀,在王屋山開宗立派。李白一行一到那里,方知承禎仙逝,只留書畫存世。他慷慨而發(fā),寫下了《上陽臺貼》,“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可窮!”如此蒼茫大氣,怎能不讓人顧盼有情?

  司馬承禎說“順物自然,而心無所私”,極有深意。吃土,從“腸”計議,用接觸自然的最初始方式,增加體內菌群的多樣性,堅固胃腸,回歸健康,不得不嘆服文化的魅力。如此想來,對于用心的人來講,真正的有機生活,怎么會有天花板呢?(張富國)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