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四水激蕩英雄壯歌,錦繡瀟湘厚植紅色基因。在羅霄山脈北麓的湘贛兩省交界處,有一小鎮(zhèn),因明代以來文姓聚居于此,逐步形成墟場集市,文家市由此得名。因母親姓文,3次來過這里的毛澤東,把這里稱為自己的“外婆”家。秋收起義,讓這里舉世聞名。
湘水湯湯,鐘靈毓秀。依然記得去年6月,我應邀參加湖南大學地方金融知識業(yè)務進修學習,有幸參加了“追尋歷史足跡,感悟初心使命”的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紀念館黨史學習教育活動。
在湖大學習的日子,每天被這片飽經(jīng)鮮血浸染的三湘大地所感染,被這片寫滿光榮革命歷史的紅色熱土所吸引。清晨漫步橘子洲頭可感悟“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恣意豪情,黃昏佇立愛晚亭可領略“霜葉紅于二月花”的浪漫詩意。
29日上午,一眾人自湖大分乘兩輛大巴沿湖南最美鄉(xiāng)村高速公路——荷文高速頂著驕陽出發(fā),伴隨拂面而過的微風,俯瞰勝景無邊的瀟湘大地,如同駕駛了兩艘快艇,飛馳在碧波浩蕩的海洋。
隨著飛馳的車輪,我的心早已飛到了紅旗翻卷如潮的崢嶸歲月,仿佛聽到了揮舞著鐮刀、斧頭和槍支起義勇士們的喊殺聲。
經(jīng)過2個多小時車程,我們一眾人來到仰慕已久的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紀念館。正午,氣溫驟升,盛夏退去最后一縷春天的芬芳,一下子就擁有了三湘大地最炙熱的情懷。太陽火辣辣的,掛在天空,陽光穿透云層,將文家市鎮(zhèn)秋收起義紀念廣場的雕塑照耀得熠熠生輝。廣場旁,巨大的紅旗雕塑巍然聳立,旗面上“工農(nóng)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幾個大字赫然入目。雕塑中間有兩只巨手,一只手緊握槍桿向上,代表“槍桿子里出政權”;另一只手托舉著一個燃燒的火炬,代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望著鮮艷的紅旗,我再也把握不住帶羽的思緒。湖南的紅不只是景象上的紅,更是意象上的紅、精神上的紅?!鞍氩拷?,一群湖南人。”湖南革命先輩燦若星辰,湖南是偉人故里、將帥之鄉(xiāng),是中國共產(chǎn)黨初心的重要萌發(fā)地,是中國革命的重要戰(zhàn)略轉(zhuǎn)折地。“十步之內(nèi),必有芳草”、湖南革命勝跡星羅棋布、革命大潮風起云涌,“寸土千滴紅軍血,一步一尊英雄軀”,湖南以其砥柱之堅、開創(chuàng)之功、犧牲之眾、貢獻之大,奠定了在中國共產(chǎn)黨革命史上的歷史地位。
拾級而上,步入秋收起義紀念館。沿著《西江月·秋收起義》的紅色歷史軌跡,“光輝起點”的歷史被一頁頁翻開,一張張照片訴說著那一段遠去的崢嶸歲月,當年的鐵血征程和壯懷激烈,被一件件文物深情講述。
“秋收時節(jié)暮云沉,霹靂一聲暴動?!睍r光回溯到1927年9月19日,秋收起義受挫的工農(nóng)革命軍三路人馬會師于文家市的里仁學校。在這里,起義部隊打出了中國工農(nóng)革命軍第一面鐮刀斧頭軍旗。在這里,時年34歲的毛澤東作出放棄攻打長沙、轉(zhuǎn)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nóng)村地區(qū)培植革命隊伍的宏偉決策,為中國共產(chǎn)黨開辟出“農(nóng)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道路,開始了創(chuàng)建中國第一個農(nóng)村革命根據(jù)地的偉大斗爭,書寫了力挽狂瀾的光輝篇章。
文家市里仁學校舊址,古樹蔥蘢,綠草茵茵,參觀憑吊的人絡繹不絕,個個臉色顯得崇敬而莊重。院落兩邊墻上,依然保存有“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工農(nóng)政權”等內(nèi)容的紅色標語。90多年前,在中國革命生死存亡之際,革命先驅(qū)者在此作出重大決策,書寫了一段起死回生、波瀾壯闊的歷史。
1927年8月18日,毛澤東在湖南省委會議上堅決主張,秋收起義不再打“國民黨左派”的旗幟,而要舉起自己的旗幟,只有共產(chǎn)黨的旗幟才是人民的旗子,才能號召群眾。
何長工、楊立三、陳樹華等人反復推敲、修改后確定,旗底為象征革命的紅色,旗中為代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金色五角星,五角星正中央為鐮刀和斧頭圖案,旗左邊書寫“工農(nóng)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字樣。
“軍叫工農(nóng)革命,旗號鐮刀斧頭?!比嗣褴婈牭谝幻孳娖煺Q生了,并在秋收起義公開打出,表明了我們黨獨立領導革命斗爭的決心。
沿庭院拾級而上,簡陋的桌凳,原始的桐油燈盞,暗舊的鏤花門窗,是工農(nóng)革命軍戰(zhàn)士的住地。在學校左邊一個寂靜隱蔽的小院里,4間房子一線排開。這里,曾經(jīng)居住過秋收起義的指揮員和參與者,其中一間就是毛澤東的住房。簡陋的房間里,引人注目是桌上的油燈——當年,這盞油燈的微弱之光,最終化作了指引共產(chǎn)黨人前進道路的火炬。
院內(nèi)一棵枝葉茂盛的石榴樹引起了大家濃厚的興趣。導游說這是一棵特殊的石榴樹,有很長的歷史。這棵樹除了在毛澤東去世的1976年結過一個果子,此前此后從未結果。
順著導游手指的方向望去,就是“會師操坪”,操坪由文昌閣前襟墻與門樓、講堂、新齋、外圍垛墻抱合而成。歷經(jīng)歲月的滄桑,操坪上幾棵大樹今天依然生機勃勃。
9月19日晚,毛澤東在里仁學校成德堂主持召開了前委擴大會議,最終決定保存實力,向敵人統(tǒng)治力量薄弱的農(nóng)村轉(zhuǎn)移,建立農(nóng)村革命根據(jù)地,走以農(nóng)村包圍城市最后武裝奪取全國政權的革命道路。
9月20日,嘹亮的軍號聲將1500多名工農(nóng)革命軍官兵召集到了里仁學校操坪上。紅日初升,一批如朝陽一般的年輕人,簇擁著一身老藍布衣衫、一雙草鞋的毛澤東,聽他作出發(fā)前的動員。
毛澤東站在里仁學校操坪前的臺階上作動員,用濃重的湘潭口音大聲說:這次秋收起義雖然受了一點挫折,但算不了什么,重要的是我們要從失敗中總結經(jīng)驗教訓。反動派并不可怕,只要我們團結得緊,繼續(xù)勇敢地戰(zhàn)斗,最后的勝利一定是我們的。
講到這里,毛澤東打了個比方:“我們好比一塊小石頭,蔣介石好比一口大水缸;但只要我們團結緊、打仗勇,我們這塊小石頭總有一天要打爛蔣介石那口大水缸的!”
“會師操坪”樹木繁盛,青草芳芳,雖然已經(jīng)歷過百余年風雨,但這座載入史冊的里仁學校,依然保存完好,佇立在風景秀麗的文華山下。耳畔似乎還回蕩著毛澤東慷慨激昂的聲音: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一張當年里仁高級小學第十班的學生的合影引起了大家的濃厚興趣。導游講到,一個坐在中間穿白衣服的小男孩,就是14歲的胡耀邦。他身邊穿著黑色衣服的個頭稍高的小男孩,就是他的表哥楊勇。
在里仁學校操場邊,一面較為低矮的圍墻。 “會師操坪”的那天,有兩個十幾歲的學生細伢子與伙伴們趴在這處墻頭上,親耳聆聽了毛澤東帶著濃重湘潭口音的激情動員。這兩個細伢子,一個就是后來擔任過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另一個就是英勇善戰(zhàn)的開國上將楊勇。館里陳列著從秋收起義中走出來的28位將軍的名字,其中就有唯一的一位女將軍李貞。睹物思情,大家不免情緒激蕩,回味著這片熱土上的紅色傳奇。
“先有文家市,后有井岡山?!痹谥袊锩飞希募沂辛粝铝藵饽夭实囊还P。正是在這里,毛澤東提出:到敵人統(tǒng)治力量薄弱的農(nóng)村去,到湘粵贛省邊境去,堅持農(nóng)村武裝斗爭,建立農(nóng)村革命根據(jù)地。從此,中國革命走上“農(nóng)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光明大道。中國革命的戰(zhàn)略轉(zhuǎn)折點就此出現(xiàn),文家市點燃的“星星之火”,終成“燎原之勢”。
相聚恨短,紙短情長。離別在即之時,我們面對著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紀念館紛紛合影留念,總想多留下一點革命的痕跡。人們在這里不禁駐足觀看與思索,那一段遠去的光輝歷史不再是教科書上的文字,已轉(zhuǎn)化為紅色基因,滋養(yǎng)著我們的靈魂和信仰,成為激勵我們砥礪前行的精神力量。(張長華)
在上周持續(xù)高溫天氣后,濟源迎來降水天氣,預計未來10天多陣性降水,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且時空分布不均,全區(qū)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0至1℃。
2024-06-17近日,濟源“職引未來·筑夢青春”——2024年“百日千萬招聘專項行動”暨濟源職業(yè)技術學院2024屆畢業(yè)生雙選會在圖書館廣場舉行。
2024-06-176月14日,記者從示范區(qū)有關部門獲悉,濟源2024年新型職業(yè)農(nóng)民職稱評審工作啟動。
2024-06-176月15日,示范區(qū)開展政務服務辦事員國家職業(yè)技能標準化培訓,來自各級政務服務大廳窗口的180余名工作人員參加。
2024-06-17兒童劇《花木蘭》在文化城愚公劇場成功演出 近日,兒童劇《花木蘭》在文化城愚公劇場成功演出。 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