軹城鎮(zhèn)實驗小學西校區(qū):春分調色盤
關注濟源網微信
歡呼雀躍的操場上,孩子們背著畫板排成歪歪扭扭的隊列。我展開寫滿彩筆標注的教案本,最后一次清點裝備:十二色水彩、速寫本、圓頭剪刀,還有特意請食堂師傅烤制的糕點,甜香從牛皮紙袋里絲絲縷縷地滲出來,混著遠處油菜田飄來的花粉味。這是第一次在春分節(jié)氣帶學生走進自然。
“許老師,我撿到春天的顏色了!”隊伍剛拐彎,扎羊角辮的朵朵就舉著片嫩芽沖過來。新發(fā)的柳葉蜷成半透明的小船,葉脈里淌著翡翠色的汁液。其他孩子立刻化身成一群嘰嘰喳喳的麻雀,蹲在濕漉漉的草地上翻找起來。
我打開隨身攜帶的色卡盒,讓孩子們把收集的植物標本與色卡比對?!斑@個像不像馬蒂斯的蘋果綠?”朵朵把蒲公英莖貼在色卡上,她總能在最尋常的草莖里發(fā)現(xiàn)驚喜。小胖子明明舉著半片枯葉較真:“可是背面有赭石色斑點,像不像老師上次講的莫奈睡蓮?”陽光穿透垂柳的珠簾,在他們發(fā)梢跳躍成細碎的金箔。
當我們走到蘆葦蕩邊的觀景臺時,晨霧已經褪成薄紗。我教孩子們把速寫本卷成望遠鏡,透過圓孔觀察倒映天光的湖面?!八嫦翊蚍恼{色盤!”戴眼鏡的航航突然喊道。確實,云影、游魚、蘆葦的倒影在漣漪中不斷重組,鵝黃的野鴨突然掠過,攪碎滿湖油彩。
午餐時分,糕點的香味引來了三只菜粉蝶。孩子們用撿來的花瓣和草莖在野餐墊上創(chuàng)作拼貼畫。向來安靜的月月用油菜花擺出梵高《星空》的漩渦,調皮的軒軒用鵝卵石排出蒙德里安的格子。最讓我驚喜的是總愛在課本上涂鴉的小宇,他收集不同質感的樹皮拼成半浮雕,樹皮皸裂的紋路竟與遠處老槐樹的枝椏遙相呼應。
返程前下起太陽雨,孩子們撐開畫板當雨傘。雨珠在畫紙上洇開未干的水彩,把晨間收集的春色暈染成印象派的光斑。朵朵指著自己作業(yè)本上化開的綠色笑說:"看!春天在跳舞呢。"她的羊角辮沾著柳絮,鼻尖蹭著靛藍顏料,卻比任何完美作品都更接近藝術的本質。
暮色降臨時,教室后墻貼滿了濕漉漉的畫作。有用麥苗汁涂鴉的抽象線條,還有張用七種綠調記錄柳樹生長的色譜圖。我輕輕撫過這些稚拙的筆觸,忽然明白二十四節(jié)氣里藏著的不是時令更迭,而是天地饋贈給童心的天然畫室。當小宇把沾著泥巴的樹皮畫鄭重其事地命名為《春天的皺紋》時,窗外的玉蘭正抖落一身星光。(軹城鎮(zhèn)實驗小學西校區(qū) 許延霞 劉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