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30 11:17來源:濟源網-濟源晨報
濟源網訊 走進梨林鎮(zhèn)屈東村,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綠油油的玉米田,玉米苗高葉壯,長勢喜人。“現在玉米有40厘米高,剛澆過水,今年肯定有個好收成。”6月28日,梨林鎮(zhèn)屈東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武建國望著沁河灘復耕的農田,臉上露出了笑容。
“我們村這50畝地,原來是養(yǎng)殖場,環(huán)境比較差,現在變成了農田,修了田間路,每畝產量達到1100斤?!蔽浣▏d奮地說。
如今在梨林鎮(zhèn),像屈東這樣的村復耕的良田有135畝。該鎮(zhèn)在2019年3月全面啟動了“攜手清四亂 保護母親河”行動,對轄區(qū)黃河支流河道內“亂占、亂采、亂堆、亂建”等行為開展清理整治,并將整治的土地復耕為良田,至今累計復耕土地135畝,保障了糧食豐收。
“梨林鎮(zhèn)復耕良田135畝,既保護了黃河沿岸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又促進了農民增收,保障了糧食生產和安全?!崩媪宙?zhèn)相關負責人說,下一步,該鎮(zhèn)將進一步加大養(yǎng)殖小區(qū)騰退力度,積極組織土地復耕,配套農田水利建設,普及現代農田保育技術,真正實現“藏糧于地、藏糧于技”。(侯琪琳 李梓萌)
責任編輯:克盈盈
社會民生2021-06-30
濟源要聞2021-06-30
社會民生2021-06-30
濟源要聞2021-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