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生活豐富多彩 濟源老人幸福滿滿
關注濟源網微信
學習書法
“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焙唵蔚脑娋?,道出了王維晚年生活的狀態(tài)。
帶娃、做飯、遛彎、下棋……不少老年人的生活不外乎這幾種。如今,社會發(fā)展進步,老年人的生活逐漸豐富多彩,不再僅僅拘泥于追求老有所養(yǎng),更多的是追求老有所樂、老有所學,甚至老有所為。
老有所樂 幸福晚年
“老李,今天狀態(tài)不錯啊,連殺我三局了?!薄澳钱斎涣?,哈哈,馬上就贏第四局了。”老年大學的棋牌室內,幾位老年人正圍坐在象棋前“廝殺”,你來我往,歡聲笑語,玩得不亦樂乎。
公園里,陽光正好,枝頭的鳥兒也在不停地嘰嘰喳喳。老年人來到公園,唱歌的唱歌,跳舞的跳舞,在這里都找到了自己的愛好。每天說說笑笑、唱唱跳跳,音樂響起來,歌兒唱起來,舞蹈跳起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也逐漸豐富起來。晚年的幸福感、獲得感就藏在他們的笑聲中。
老有所學 生活多彩
退休后,劉大爺每星期都要去老年大學,快樂學習,樂享生活。據(jù)了解,學校開設書法、繪畫、剪紙等課程。千余名老年人接受“再教育”,學習各類課程,結交志趣相投的朋友,豐富晚年生活。如今,以學為主的老年大學逐漸推動了濟源老年教育的發(fā)展,豐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老年人的文化品質。
老有所為 “夕陽”更美
很多人知道沁園小區(qū)的“五老志愿服務隊”。服務隊由社區(qū)的老黨員、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師、老英雄組成,平常開展巡邏檢查,進行文明勸導,化解鄰里糾紛。老年人一點也不比年輕人差。
“雖然老了,但依然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4歲的張文生玩起了微信,還給自己取名“快樂老年”。他還不遺余力地組織老年人活動。在他看來,能和大伙兒一起為社會文明做貢獻,一起感受奉獻的快樂,比什么都珍貴。
老有所養(yǎng) 心有所依
白天到照料中心接受照顧和參與活動,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成為老年人的社區(qū)居家養(yǎng)老服務新模式。為了進一步提升養(yǎng)老服務水平,讓老年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濟源開始實施城市社區(qū)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全覆蓋計劃。到時,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將覆蓋濟源所有社區(qū)。
目前,濟源有各類養(yǎng)老機構17個、城市社區(qū)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14家、農村幸福院36家,初步形成了以居家為基礎、社區(qū)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yī)養(yǎng)相結合的社會養(yǎng)老服務體系,從而實現(xiàn)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學、老有所醫(yī)、老有所樂的目標,有力提升了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記者 董慧敏/文 劉培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