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園一角(資料圖)
開欄的話: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利民之事,絲發(fā)必興。
我們送走2020,迎來2021。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點上,示范區(qū)堅持把辦好民生實事作為推動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抓手,持續(xù)聚焦醫(yī)療、教育、交通等百姓關注之事,積極解“難點”、通“堵點”、除“痛點”,持續(xù)改善民生,讓每一個生活和工作在濟源的人,都感到未來可期。
回望過去的365天,2020年10件民生實事辦得怎么樣?質量高不高?群眾滿意不滿意?即日起,本報推出《回顧2020——10張民生答卷》欄目,盤點去年各項民生實事辦理落實情況,敬請關注。
每天晚飯后到銀杏苑散步,是家住附近小區(qū)陳女士的習慣?!皼]想到才短短幾個月,原本的空閑地就變成了漂亮的游園。綠樹多了,景色美了。每天晚上,我都到這里轉一轉,放松放松身體,放松放松心情?!标惻空f。
公園是一座城市的“魅力擔當”。在濟源的“生態(tài)版圖”上,家門口的公園已成為濟源人民日常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的民生“福利”。
“見縫插綠”,繪就綠色畫卷
晨曦初露抑或夜幕降臨時,在濟源的各個公園,總能看到不少市民或邁著悠閑的腳步,欣賞生態(tài)美景;或徜徉在林蔭小道,領略湖城一體的壯麗圖景;或輕歌曼舞,健身強體……
2020年,濟源持續(xù)深化國家生態(tài)園林城市創(chuàng)建活動,大力推進全域生態(tài)園林化建設。古軹公園、蟒河公園開園;實施城市空閑地生態(tài)修復工程,建成屯水公園、月季園、濟上園等59個公園,面積達7100畝;加快實施清趣園、新蟒園提升改造工程;謀劃蟒河沿線生態(tài)修復、口袋公園建設等園林項目,城市品質和人居環(huán)境質量不斷提升,濟源“美麗城市”的名片越擦越亮。
在新建道路交叉口規(guī)劃建園、原有道路交叉口騰地造園、空閑地插綠成園,成為濟源增綠、添綠的又一舉措。據(jù)了解,濟源目前已建成文昌園、愚公園、北海游園等20余個中型游園、60余個社區(qū)游園。
“濟源公園綠地分布均衡,服務半徑覆蓋率已超過91%?!睋?jù)示范區(qū)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現(xiàn)在,濟源市民出行“100米見綠、300米見園”,實現(xiàn)了“城在林中、人在景中、路在綠中”。截至目前,城市公園綠地共有105處,公園綠地面積419.12公頃,綠化覆蓋率、綠地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分別達42.26%、38.04%、13.31平方米。
鋪綠留水,打造城市綠肺
公園里,沿著步道鋪設的植草溝,隨處可見的下凹式綠地,令人眼前一亮。“目前,示范區(qū)在公園建設過程中采用的透水措施,能迅速消納降雨。如遇大雨,公園里的湖體、河道將發(fā)揮調蓄作用,避免積水?!毕嚓P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整個公園就像一大塊海綿,將雨水吸納、凈化在公園里。我們對7100畝空閑地進行生態(tài)修復時,從設計到施工,都按照海綿城市標準來打造?!?/p>
早在規(guī)劃設計之初,這些新建公園就引入海綿城市建設理念,運用透水措施,新建湖體、河道收集雨水,并采用透水鋪裝,建設滯留塘、凈化塘等。當大雨來臨時,河道主動納洪,減少市政管網的排澇壓力;當天氣晴朗時,園內流淌的是儲存下來的涓涓細流……用好這塊大海綿,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水資源緊張問題。
家住世紀廣場附近的王景川老先生切切實實感受到了濟源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帶來的好處?!跋那锛径嘤?,但世紀廣場和周邊不存在排水不暢的問題?!蓖蹙按ㄕf。
世紀廣場是2016年按照海綿城市建設要求改建的濟源首個試點。改建后的世紀廣場,實現(xiàn)了雨水的有效利用。下小雨時,雨水很快能滲到地下;下大雨時,雨水可以流到綠化帶里繼續(xù)往地下滲,也可以流到車行道上進入雨水管網。
“在公園建設過程中,我們融入海綿城市設計理念,配套建設雨水滯滲、收集利用等設施。其中,規(guī)劃改造古軹公園、蟒河公園、植物園等湖體243442平方米,完成公園、道路等透水鋪裝95958平方米,有效控制地表徑流,實現(xiàn)城市雨水‘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三大功能,將濟源水系打造成為天藍水清、綠樹成蔭、魚蝦暢游、飛鳥盤旋的生態(tài)水景觀?!笔痉秴^(qū)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說。
增綠添園,提升城市顏值
位于玉泉街道的屯水公園,風景怡人,吸引不少人前來。市民黨建軍認為,新建的小游園在選址時向居民生活密集區(qū)域傾斜,為大家提供了休閑場所,滿足了大家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在市民李桂香看來,把游園綠地建設納入重點民生實事清單,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的具體體現(xiàn)。“出門走幾步就有小游園,越來越多的人成為‘15分鐘生態(tài)休閑圈’的受益者?!崩罟鹣阏f,游園綠地建設不僅美化了城市環(huán)境,提高了城市的承載能力,也滿足了群眾的需求。
“這是不折不扣的民生工程,關系著市民的生存質量。”許多園林工作者表示,游園綠地建設是城市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內在要求和必由之路,不僅有利于促進生態(tài)建設取得質的飛躍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還能提升城市品位與形象。
若問這幾年濟源變化最大的是什么,很多市民首先想到的就是身邊的綠色越來越多了。如今,美麗的濟源讓市民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也讓步履匆匆的市民放緩腳步,靜心品味身邊的風景,用心感受“慢生活”。(記者 王興輝)
1月29日,示范區(qū)黨工委書記、市委書記史秉銳調研疫情防控工作。他強調,要細化措施、強化責任,扎實做好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全力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2021-01-301月29日,示范區(qū)管委會主任、市長石迎軍主持召開2021年民生實事意見征求會,廣泛聽取各單位各部門的意見建議。
2021-01-30濟源的未來,以公園城市定義美好生活 公園是一座城市的“魅力擔當”。在濟源的“生態(tài)版圖”上,家門口的公園已成為濟源人民日常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的民生“福利”。 2021-02-01
蓮藕獲豐收 藕農采收忙 在五龍口鎮(zhèn)西坡新村,藕農們在忙著采收成熟的蓮藕。這些蓮藕將運往市場銷售,豐富市民的餐桌。 2021-01-30
開心的寒假開始了 緊張的期末考試結束了,學生們返校領試卷和獎狀,迎來了寒假生活。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