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戰(zhàn)“三夏”】預測畝產750.8公斤 小麥高產示范田豐收在望
關注濟源網微信
小麥豐收在望,專家“測產忙”。5月23日,在軹城鎮(zhèn)綺里村的小麥高產示范田,一片片金黃色的麥子隨風起舞,呈現出豐收喜人的景象。
這片示范田面積100畝,濟源測產驗收專家組按照農業(yè)農村部《全國糧食高產創(chuàng)建測產驗收辦法(試行)》要求,經過拉尺、標記、測量、計算等環(huán)節(jié),對小麥進行測產。結果顯示,畝穗數54.4萬,穗粒數35.3粒,千粒重46克,畝產750.8公斤。
小麥高產示范田選擇的地塊交通便利,水利條件較好,土壤肥力較高,綜合防治能力較強。小麥品種選用了高產、豐產、抗逆性好的“豐德存麥20”,種子顆粒飽滿、灌漿好,抗倒伏能力較強。同時,示范田采用帶狀播種和管道滴灌技術,確保糧食生產全過程扎實有效,保障糧食穩(wěn)定供給。
濟源測產驗收專家組認為,能有這樣的產量,主要得益于水肥一體化種植模式。采用滴灌設施后,小麥中后期肥水管理得到有效保障。這里的小麥預計比同品種的普通麥田每畝增產50公斤。
“我這片小麥畝產能突破750公斤,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有這樣先進的種植技術,我種地更有信心了?!狈N植大戶馬東雷高興地說。
在測產現場,記者注意到,示范田的小麥品質很好,顆粒飽滿。
“我們通過測產,不僅可以了解小麥產量,還為小麥種植積累了經驗?!睗礈y產驗收專家組組長丁前林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將繼續(xù)探索新的高產種植模式,為農民提供精準科技指導,促進濟源小麥全面增產增收。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濟源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zhàn)略,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將糧食播種計劃任務分解落實到村,認真落實糧食生產扶持政策,鼓勵和扶持種植大戶、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種植糧食作物,有效擴大糧食種植面積,持續(xù)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本報記者 張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