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提升 邁向更高質(zhì)量更高水平】以德潤心 以文化人 以行踐知 打造濟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新高地
關注濟源網(wǎng)微信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一項事關未來的基礎工程、希望工程。近年來,濟源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堅持五育并舉,不斷提升學校文化內(nèi)涵,突出學校特色,扎實推進全區(q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穩(wěn)步發(fā)展,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枝繁葉茂,繁榮生長。
以德潤心,扣好人生第一??圩?/strong>
濟源創(chuàng)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載體,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化、形象化,融入青少年學習生活。
東園學校開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校園情景劇展演,坡頭初級中學以“愛國”為主題排演情景劇《最可愛的人》,將理論化的價值觀融入鮮活的劇情之中,用生動的舞臺作品,形象地告訴學生什么是應該肯定和贊揚的,做到了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各文明校園將《河南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融入日常生活,用以小見大的方式,拍攝公益短視頻,引導廣大青少年爭做文明小市民。
為傳承紅色基因,濟源深耕本土紅色資源,將愚公移山精神與現(xiàn)代教育相結合,開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教育實踐活動。濟源示范性綜合實踐基地常態(tài)化開展研學實踐活動,今年以來已開展“弘揚愚公精神 傳承黃河文化”主題研學活動12期,涵蓋36所中小學,涉及師生1.1萬余名。宣化學校組織1000余名師生走進王屋山,開展“傳承愚公精神 追尋紅色基因”研學實踐活動,通過參觀愚公移山紅色教育基地、拜訪愚公村、聆聽愚公移山故事,讓紅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fā)芽。
以文化人,固本培元鑄魂無聲
走進濟源各中小學校,濃厚的文化氛圍撲面而來。
雷鋒學校聯(lián)盟自成立以來,不斷探索以雷鋒文化為底色的育人新路徑,46所成員校結合自身特點,打造獨特的雷鋒文化陣地。文昌路小學通過“一石一樹一墻一廊一室一館”的雷鋒文化布局,讓雷鋒精神滲透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濟水一中的雷鋒精神教育長廊,則成為傳播雷鋒精神的重要窗口,培養(yǎng)了一批批優(yōu)秀的雷鋒精神講解員。
德育無痕,育德有道。濟源還著力營造良好的校園人文環(huán)境,加強對師生人文理念、精神和素養(yǎng)的涵養(yǎng)培育,依托地域特色和學校實際開展“一校一品”工作,滋養(yǎng)師生的精神世界。天壇宋莊學校的“石頭畫”藝術實踐課程,讓學生在創(chuàng)作中感受自然之美,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情趣和創(chuàng)新能力。沁園中學打造“沁文化”特色育人品牌,通過“和風細雨,潤物無聲”的教育方式,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涵養(yǎng)精神文明之花。
以行踐知,學有榜樣行有鏡鑒
知行合一,篤行致遠。濟源深知,道德教育不僅在于言傳,更在于身教。為此,濟源將勞動教育融入日常課程,做到耕讀結合、知行合一,積極培養(yǎng)青少年的勞動意識,提升他們的勞動能力。
梨林中心小學的“德雅田園”基地里,學生們在勞作中體驗到了勞動的艱辛與快樂,勞動能力也得到了提升。王屋鎮(zhèn)中心校通過耕讀教育促進辦學水平全面提升,打造“小而美、小而優(yōu)、小而特”的學校內(nèi)涵,拓寬了育人渠道。王屋愚公學校開設王屋美食制作課程,指導孩子們學習炒土饃、做花饃,讓他們在學習制作美食的過程中,傳承民間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為了樹立更多的身邊榜樣,濟源廣泛開展系列青少年先進典型選樹活動。從王屋鎮(zhèn)“自信心形象大使”、大峪鎮(zhèn)“十佳晶靈好少年”到濟源“愚公家鄉(xiāng)好少年”“新時代好少年”,濟源通過各級先進典型選樹活動,挖掘出青少年身邊的優(yōu)秀典型,為青少年樹立可學可追的榜樣,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良好風尚,激勵廣大青少年不斷前行、追求卓越。
打造育人品牌,突出育人特色。濟源將繼續(xù)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以思想引領、文化熏陶、品牌活動為路徑,夯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根基,著力培養(yǎng)有志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懂感恩、懂友善,敢創(chuàng)新、敢奮斗,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記者 史麗娜)